孩子逃离我们的背后

万  千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天天盼望孩子长大,可当孩子渐渐长大的时候,很多父母发现孩子却与自己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了,有的甚至逃离父母,这是很多父母没有想到的和想不通的。我讲述几个典型案例,试图从心理关爱的角度帮助分析和寻求答案。

案例一   逃离高考的向兰     

向兰(化名),女,15岁,从小学读到高中一直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孩子,这给当教育局长的父亲和当小学教师的母亲脸上添光不少。可就在这紧锣密鼓备战高考的当口,她却突然辍学在家把自己关进了房间里,使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父母一下子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不知自己的孩子是哪根神经出了毛病,两手抓瞎却毫无一点儿办法。

父母试图与孩子沟通,却怎么也敲不开孩子的房门,无奈接来孩子的爷爷奶奶。因为父母平时工作很忙,孩子一直是爷爷奶奶从小带大,直到三岁才送到父母身边上幼儿园。爷爷奶奶好不容易说开了房门,可孩子一脸痛苦怎么也问不出个原委,一家人和学校老师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无奈只得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咨询师在了解到孩子喜欢下象棋的爱好后,开始和孩子玩象棋,又和孩子一起去景点游玩放松身心,慢慢走进孩子内心,终于明白了孩子不愿高考的原因。原来孩子幼年时父母把他送到爷爷奶奶那里,孩子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内心里产生了很强烈的恐惧和抱怨,孩子担心爸爸妈妈不爱自己,会遗弃自己,就非常恐惧与父母分离。现在自己要考大学,内心里那个被爸爸妈妈送给爷爷奶奶的恐惧感被激活过来,他怕考取大学再次离开父母。

随着孩子心结的打开和心理咨询师的疏导,孩子终于重新踏进校门,通过高考进了理想的大学。

案例二   逃离家庭的肖晓

肖晓(化名),男,11岁,从小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父母因感情不和离异,孩子跟随父亲生活。父亲生意忙,常常应酬在外,由爷爷、奶奶照料肖晓的日常生活。两位老人疼惜这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对他娇宠溺爱、千依百顺。

平时肖晓学习拖拉,作业经常不做,爱说谎,不爱参加集体活动,成绩处于班级下游,每次老师追问肖晓作业有没有完成,他都一口咬定作业完成了,只是忘记带来学校了,可当老师从其书包内找到作业本时,往往也只做了一、两道题,有时甚至一题也没做。

学校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经常举行一些才艺表演,当大伙儿正为同学的一幅幅字画,精湛的琴艺啧啧赞叹时,肖晓却显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低声嘀咕:有什么了不起。

课间,同学们三五成群,或有说有笑,或开展正常的课间活动,惟独肖晓常常一个人坐在座位上,很少与同学交谈、游戏。

前一段肖晓有几天没去上课,学校老师来家访,才知道肖晓离家出走说是要去找他妈妈,爷爷奶奶也经常听见孩子梦中喊妈妈,老人腿脚不灵便,只好让孩子父亲去找,孩子父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孩子从生母那里接了回来,可孩子说什么也不愿再去上学了。

孩子父亲、爷爷奶奶和老师好说好劝费了好大劲,没想把肖晓劝回学校不到两周,他又逃离了学校、逃离了家,干脆躲进了网吧。为此父亲伤透了脑筋,爷爷奶奶伤透了心,老师也感到一筹莫展,不得已想到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咨询师感同身受地与肖晓交朋友慢慢打开了肖晓的心结,原来孩子内心里非常渴望父母尤其是妈妈的关爱,父母的分手和离开他,让他产生了很强的不安和自卑,这种不安和自卑使他封闭自己,无法融入到同学中去,甚至产生了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

案例三   逃离父母的杨松

14岁的杨松(化名),是个非常顽皮又可爱的男孩,父母对他寄予很大的希望。可杨松在别的事上很聪明,学习却是一塌糊涂。每次考试也就是七八十分左右,父母很是着急,花重金请来了师范学院的老师给孩子做家教,补习了近100个课时。然而成绩依然还是没有太大提高,没办法,只好将家教辞退。家教临走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对于孩子的学习要持平和的态度,有了好成绩,考上好大学,并不代表成功。”

杨松的父母显然没有听辅导老师说的什么,见老师走了人便对孩子大发雷霆:“你到底长没长脑子啊?这么好的老师都教不进去,真是猪脑!猪脑!”妈妈边说边用手狠戳儿子的脸颊。“依我看,连猪脑都不如!笨蛋一个!没出息的东西!”在一旁的爸爸接茬说道。“你这样下去将来怎么办?只能是垃圾,被人看不起。父母能养你一辈子吗?真是后悔生了你!真是愚蠢不成器!”训斥完了儿子,夫妻俩相约出去吃饭。临出门,父亲回头对杨松说:“晚饭你就甭吃了!你没有资格吃,越吃越是饭桶一个!”父亲说完,摔门而去。
    夫妻两个吃完晚饭回到家,发现儿子已不在家了。桌上放着一张字条,字条上写着:“爸爸妈妈,我走了,去南通的奶奶家。既然我这么让你们失望,我就在你们眼前消失好了。不要找我,这个家我也不想再回来了。每天你们除了骂我,就是训我,我学习不好心里也很难过,我努力了可成绩还是提高不上去,我也很恨我自己,每天活得很累也很苦,总是胆战心惊的,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你们的讽刺挖苦就会如暴雨一样浇下来,让我浑身上下透心凉。我也是人,我也有自尊心!我不想再听你们的指责谩骂了,我都快疯了!你们就当没有我这个儿子好了!”

看了儿子留下的字条,杨松的妈妈大哭起来,她们不明白,训斥几句孩子就离家出走,现在的孩子真是不能教育了吗?夫妻俩没有意识到,正是他们的语言暴力赶走了孩子。之后孩子的父母跟着赶到孩子奶奶家,孩子连面都不照,请来亲戚朋友劝说,不奏效,无奈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帮助。咨询师经过多次咨询,终于使父母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明白了对孩子的过度要求和期望,对孩子达不到父母的目标而责骂、挖苦孩子是一种语言暴力,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使孩子被迫离开。

心理咨询师的情感护理:真心关爱孩子,方能健康成长

上述三个故事的主人公都处于青春期,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逃”,逃离学校、逃离家庭、逃离父母。父母、家庭、学校是孩子们成长发育、青春时代离不开的地方,孩子们为什么要选择逃离?这是人的自我防御机制在起作用。当孩子们感到心里不舒服,缺乏安全感、缺乏母爱、缺乏父母的理解和温情时,他们(她们)本能地就会选择逃离,这个时候他们不会象大人那样理性地考虑这样做的后果,他们毕竟还没有达到成人的思维层次。

说到这里我们有些家长会不服气,说我们天天和孩子在一起,孩子们怎么会有不安全、不理解、不被爱的感觉呢?是不是这些孩子太难侍候了。其实不然,我们的家长大多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来对待孩子,很少考虑孩子的感受,更少想到孩子成长每一个阶段的不同心理需求。

青春期的孩子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成长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想独立却又依恋父母,想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却又缺乏分辨是非能力,想大有作为却又有点懒惰等等。前两个故事中的孩子是小时候父母爱的缺失使孩子产生了渴望,后一个故事中的孩子是父母爱的不当使孩子产生了惧怕,但这些都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内心没有真正得到父母、老师心灵的关爱而产生的分离性焦虑所致。而孩子们逃离的背后,是希望引起父母、老师的关注,是希望强势的父母、老师能平等地与他们心与心的交流,是希望得到父母、老师的真心关爱,这时候的说教、批评、指责、惩罚只会适得其反。

如何真心关爱,使孩子健康成长?“不管”和“管死”两个极端都不可取,唯有真心、耐心、细心地与孩子多相处,多倾听,多沟通,多交流,多鼓励,多给孩子一些建设性的引导,多培养孩子的一些适应能力,多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切忌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这样,孩子才会健康成长。

青春少女反叛 百思应得其解

朱 岭 

王妮:女,十四岁,初中学生。长得虽不算漂亮,但很耐看,绝对是清秀可人的那种。 可是她却遇到了很多麻烦:同学们都不愿意跟她玩。为此她想尽了办法,甚至用零食去收买引诱,可是同学们在吃完喝完以后,该怎样还是怎样,她的收效并不大。随着年龄的增加,她的成绩也越来越差,这一点,不仅老师不满意,连她自己都不满意了,可是她努力,放弃,努力放弃,似乎也不见成绩有什么长进。时间长了,她自己好像也接受是个差生的事实了,老师也说得没有力气再说了,父母也不对她抱什么希望了,感觉她可能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材料吧?可是这并不算完。她又有了新的行动了:教室里隔三差五的会丢失些小东西,查来查去竟然是她所为,这让老师和家长很不理解了,家里条件不差,每月给她的零用也不少,而且家里还准备了非常充分的她所喜爱的零食,可是在反复教育后,在无数次地保证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后,她仍然会忍不住去“拿”同学的东西,甚至是钱。这到底是为什么?

妈妈不解:尽管王妮是我们收养的孩子,可是无论吃穿还是学习,我们从未亏待过她,从小到大,什么都仅着她够,哥哥也很疼爱她,什么都愿意让着她,有什么不对的,都是先说哥哥,然后才说她,有什么她想要的,也总是尽量地满足她,连她自己都说“收养的比自己亲生的还宝贝!”凭心而论,我们无愧于她。

哥哥不解:这个妹妹从小就很可爱,而且妈妈说她是需要特别关心和爱护的,我们大家都很疼爱她,特别是她生病的时候,几乎全家都为她一个人忙。学习就更不用说了,我上学妈妈从来不舍得给我请家教,后来却专门为她请家教,我知道我是哥哥,让着妹妹是应该的,从来都不跟她争什么。我觉得我们家的氛围很融洽,她自己都逢人就说我们家好,看她那样也不像是装的,我们这样对她,难道她还会缺少爱?

爸爸不解:这孩子从小抱回来时,就非常招人喜欢,嘴甜甜的,真是人见人爱。我们当时也是为了爱心的表达,而且还特别怕她在我们家里不习惯,对她尤其照顾。更怕别人会说时间长了就不喜欢了,所以对她一直是特别呵护的,可是我总觉得人家的孩子就是养不家的还是怎么的,我们越是精心,尽心,这孩子越出问题。真是见了鬼了。

老师不解:这个孩子一开始就显得和别的孩子不同,总是很主动地做事,为班级,为同学。特别招人喜欢,几乎个个老师都喜欢她。尽管成绩不如人意,可是我们从没有对她有什么不好的看法。相反每个老师还对她特别耐心,她自己也很努力,特别是我们知道家里还在请家教时,更是对她赞赏有加,可是她在班上的问题的确是越来越多,甚至发展到--现在这地步,我可真是“江郎才尽”,实在拿她没办法了。

咨询师感言:其实青春期的孩子,很多时候,他(她)们自己都不知是为了什么而烦恼,但是他(她)们的口头禅就是:“烦!”;很多时候,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害怕,但是他们常常会有些莫名的害怕和担忧;很多时候,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焦虑,可是他们常常会突然发怒,然后又后悔不已……是的,其实他们自己很多时候并不知道这种无名之火从何而来,他们的身体开始变化,心理也随之在变化,可是他们自己却把握不定。他们一方面是大人眼里的孩子,一方面又是孩子眼里的大人;他们渴望独立,同时又不得不依赖父母老师和社会;他们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很高,可是在别人眼里他们可能什么都不如;他们渴望自己甚至认为自己就是无所不能的,另一方面,在现实的社会中,特别是在天天都必须应对的考试学习中,常常遭受打击…….他们总是在矛盾中,同时他们自己也说不清矛盾究竟是什么?对未来的担忧,对社会的渴望或恐惧,对自己身体的未可知,以及对异性的渴望与压抑都时时折磨着他们,所以青春期我们又称为心理断乳期。王妮,尽管得到了一般人得不到的爱,甚至比他的哥哥还多,但过分地宠爱,以及小心翼翼似地疼爱,会不会让她有种不是一家人的隔膜?有时,当我们对她就象对自家孩子一样地该狠狠地责罚就毫不留情地责罚,反而不会让她有距离感;在人际交往上,王妮也是有无力感的,我们就应该帮她教会她正确的交往原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她在与人交往的实验和成就中去感受到自己的尊严和尊重别人的快乐;许多学习较弱的学生几乎都体验过挫败感,很多人还不止一次,降低要求不等于没有要求,当我们的生活中失去必须追求的目标时,我们的精神会空虚的,要给他们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必须要有适当的奋斗目标的要求;如果不是小时候教育的偏差的话,王妮的“偷拿”行为多半就是为了用另类的方式引起人的注意,如果我们能够地关注她,让她在生活中,学习中感受到周围人的关注,而不是被忽略,特别是她内心里真实的感受被忽略,她的这个问题也一定能够克服的。相信有这么多人疼爱的王妮一定会成为人们所期望的那样:清秀可人,而且最终能够自立自强!

沟通不畅,引起女儿尖叫 尊重孩子,平复逆反心理

刘启蓉

玲玲妈妈最近特别困惑和苦恼,刚上初中的女儿最近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和爸爸一起的时候,突然会尖叫。玲玲妈妈在电话里说,小时候,玲玲和爸爸的关系特别亲密,亲密得让她这个当妈的都有点嫉妒,爸爸脾气特别好,对女儿疼爱有加,两人经常手牵手上街逛公园,玲玲也特别喜欢爸爸。可不知怎么的,最近她发现这种情况完全变了,玲玲也不爱跟爸爸聊天了,偶尔跟爸爸在一起,话也不多,如果爸爸偶尔象小时候那样摸摸她的头,或者碰碰她,她就会发出尖叫,然后生气地马上跑开,再也不理爸爸。然后几天蹦着脸,不跟爸爸说话,弄得家里气氛很不好。

我让她把电话转给玲玲接听,“玲玲吗?我是情感中心的刘老师,想跟你聊聊天可以吗?” “可以”电话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细声细气的声音。“我听你妈妈说你是一个好孩子,爸爸妈妈都挺喜欢你,可最近听说你很不开心,经常跟爸爸生气,爸爸也很难过,不知道哪里做错了,如果爸爸妈妈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你跟我说,我来批评他们好吗?"

女孩沉默了一会儿,我听出她情绪不好,还有点抽泣.在咨询师的鼓励下,玲玲讲了和爸爸相处的一些事情,说:“他总认为他什么都是对的,有一次解一个数学题,我觉得我的方法很好的,但他非要用他的方法不可,他的方法很不简便,还转好多道弯,老师也觉得我的方法好,可他说不好,还批评我不对。在生活中也是这样,他们(指爸妈)总认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我稍稍有不同的意见,就会招来一顿责备……”说到这里,小女孩哽咽了。

在咨询师的安慰和鼓励下,玲玲惭惭平复了情绪。我说爸爸妈妈还是很爱你的,不过他们沟通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爸爸妈妈也是人,他们也有缺点,他们现在已经认识到自己错了,愿意改正,你要给他们机会,好吗?女孩在电话里懂事地点点头。

这是一起典型的亲子沟通不畅的案例.爸爸妈妈都疼爱女儿,女儿也很聪明乖巧和懂事,但爸爸妈妈的沟通方式和教育方法存在问题,致使青春期的女儿发生了叛逆,在家里表现为冷漠,不跟父母交流,只有通过“尖叫”来发泄对父亲和母亲的不满,表面上看,是青春期女孩对作为异性的父亲身体上的一些触碰发生了反感,但实际上,她是在用这种方式发泄对父母不尊重她的反感。

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增强,情绪容易波动。作为家长,应该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再不要把她们当作幼小的小孩子看待,尊重他们的思想和想法,和他们做朋友,才能很好地沟通,继而引导和教育他们。另外,对待青春期的女孩子,父母的引导尤其重要,要让孩子知道,表达爱有很多方式,包括拍拍肩、拉拉手、摸摸头都是一种爱的表达, 这种表达可以发生在同性的母女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异性的父女之间。另外父亲对渐渐成人的女儿,也要改变一些沟通的方式,不要把青春期的女儿当幼小的孩童看待,避免一些过于亲密的举动,毕竟男女有别嘛!

孩子不喜欢老师,家长该怎么办?

谈如何与孩子沟通

       樊子梦

案例:

王先生为女儿小文选择了一所好学校读初中,没料想原本爱学习、成绩不错的小文入学不到一年,语文成绩越来越差,王先生接连被老师“请”到学校。

王先生与小文谈话发现:小文的成绩下滑和她与语文老师的关系有关。小文说:“一看到语文老师就烦,根本就不想听语文课、也不想做语文作业。”王先生反对地说:“我认为你们语文老师特别负责任,是个优秀的教师。你怎么就会不喜欢呢?”父女二人因此发生了争执。

王先生和女儿沟通不畅,心情焦虑,拨打了我们的热线电话。我耐心倾听王先生的诉说后,王先生又将电话转给女儿,经过一个小时的电话沟通,王先生意识到原来是自己和女儿的沟通方式存在问题,引起父女关系紧张。

孩子不喜欢某学科教师,直接影响到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进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当家长知道真相后,想尽一切办法劝解孩子,但结果又不尽如人意。面对孩子不喜欢老师这一事件,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专家建议:

首先,认真倾听孩子的意见,了解孩子不喜欢老师的真实原因。如:受到了老师的不公正待遇;老师冤枉了自己;被老师批评和处罚;上课不被提问;未被任命为班委;座位安置不当;提意见未引起老师足够的重视;老师思想观念陈旧;讲课不生动,表达方式无趣、乏味、单调等等。孩子不喜欢老师,而后可能产生怨恨情绪,耿耿于怀,情感渐远。

在倾听过程中,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态度,尤其是与孩子情感相对立的时候。当孩子谈到老师某些方面不好,家长用一种成人的眼光看待事件,立即否定孩子的情感体验和判断,势必引起家长与孩子的冲突。

下面以孩子被罚抄写单词为例,说明家长以不同的态度说教或引导可能导致的不同结果。

情景:孩子生气地说:“英语测验,我错了5个单词,英语老师罚我每个词抄写10遍,太可气了,我不喜欢这样的老师。”

无效的沟通模式:

模式一:

家长:“如果你都对了,老师还能罚你吗?还是你学习不用功、不扎实。”

孩子:“行啦,您总是这样,和您说话真累,算我什么也没说。”

评价:家长否定孩子,形成亲子对立,也未改变孩子不喜欢老师的状况。

模式二:

家长:“老师这样做还不都是为你好?如果是我,感谢还来不及呢。我看你就欠再抄上十遍二十遍的。”

孩子无语,转身离去。

评价:家长否定孩子感受,将孩子推到更孤立的境地,貌似站在老师的立场教育孩子,最终引起孩子对老师和家长更强烈的反感。

模式三:

家长:“英语单词就需要多记,重复次数多了,自然就记住了,你多写几遍就一定能记住。”

孩子:“你知道我还有多少作业吗?晕!!!以后什么都不和你说了。”

评价:孩子不能接受家长的简单说教和指挥,引起沟通不畅。

一般而言,家长采取以上的方式,从本意出发是为了教导孩子,让孩子尊重老师、欣赏老师、喜欢老师,但事实上,未必能起到说服的作用,还可能令亲子矛盾激化。建议家长接纳并尊重孩子的感受,在不知不觉中引导,让孩子体验到老师的作法有益的一面。

良好的沟通模式为:

家长关注地说:“错了5个单词,老师罚你每个抄10遍。”(重复孩子的话,表明家长认真倾听)

孩子回答:“是啊。我每天一大堆作业要做,再加上这些,烦也烦死了。”(孩子感觉到作业量太大,希望老师少留作业,尤其不要再被罚)

家长同情地说:“是啊,每天都有作业,如果是我,也会烦心的。其实,我上学的时候,面对每天大量的作业,与你一样的感受。真想高喊‘给我一天没作业的时间吧!让我玩个痛快吧!’”(家长与孩子共情,理解孩子想法)

孩子:“您上学时也是这样?”

家长引导说:“是啊。不过幸好遇到一位负责任的老师,不然,我可能与其他同学一样,不能走进大学校门了。”(引起孩子对问题的进一步探讨的欲望)

孩子:“你们老师怎么负责任?”

家长:“当时也认为老师在罚我们,不会的题目也要再做几遍,出错的卷面,要反复练习。有的同学因此对老师有意见,不喜欢老师,结果功课越来越差。”(再次与孩子共情,理解孩子的感受)

孩子:“那您对老师没意见?”

家长:“和你现在一样,也不满意,毕竟我也想有更多的时间去玩呀。但想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如果我做得更好,老师就没机会‘罚’我啦。于是,我更努力,老师喜欢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这一点,直到今天也是这样吧?于是,我才有机会顺利地考入大学。而和老师闹别扭的同学,还以为为老师学习,不喜欢老师,就不喜欢那门课。结果成绩越来越糟,别说进大学的校门,就是高中毕业,还有几个补考的呢。我的体会是:重复可以令记忆更深刻,这也符合记忆的规律。明天我找一本《记忆心理学》的书,你看看,也许会有些帮助噢。”(不知不觉间引导孩子的学习态度,化解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孩子:那好吧,我也按你的方式试试看。

其次,鼓励孩子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家庭中教育孩子尊师重教,并以身作则。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拜访自己的恩师,为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也可以时常打电话问候老师,并在家庭中,表达对老师的感恩,回忆上学时的情景。

家长逢年过节或在其他特殊的日子里为老师寄送礼品,同时引导孩子在“教师节”等节日里,亲手为老师制作一件小礼品。在带孩子外出的时候,提醒孩子是否需要购买一些小的记念品送给老师和同学。

在家庭中不要对老师进行恶意的评价和指责,即使个别老师有道德品质方面的问题,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三道四,可采取正当的手段解决和处理。毕竟孩子年龄小,对事物的判断受到情绪的影响,因为一名老师负面因素的影响,可能致使孩子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从而怀疑其他老师品质,或者对老师这一群体有很深的误解,这对孩子的发展不利。

第三,给孩子做老师的体验,提升孩子对老师工作的认识。通过给孩子体验老师工作的机会,使其明白教学工作的特点和难处,可体悟到老师工作的辛苦,达到将心比心的目的。

有的孩子在计算机方面有超强的本领,家长不妨请孩子做自己的老师,让孩子教自己编程序。有的孩子是游戏高手,家长可虚心向孩子请教,并让孩子设定多长时间教会什么内容,达到何种状态即可“毕业”。让孩子感受一下,不能教一个不能“毕业”的学生,他会有什么感受。

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尤其是假期,为孩子提供担任低年级小朋友家教的机会,这样可以更真实地体验到做老师的滋味。

通过实践,促其感知,悟出老师工作的特点,增加对老师的理解,达到喜欢并欣赏老师的目的,以促成学业成绩的提高。

第四,适时与教师沟通,借助教师的力量,引导孩子。家长通过与教师的接触,了解孩子在老师眼中是什么样的。与老师交流孩子的渴望和需求,说明希望老师如何配合家长教育孩子。

如:自己的孩子特别渴望被老师表扬。可以与教师沟通,班上哪个同学表现很好,哪些同学时常受到教师的表扬,表扬的内容是什么等等。一方面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某方面的训练,获得教师的好感。另一方面,告诉教师:“您在表扬某某同学时,我的孩子为他感到高兴。他心中一直渴望,如果老师表扬的是他,那该有多好啊。”

如果孩子性格偏内向,上课担心回答问题错误,又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不妨直接告诉老师孩子的顾虑和担忧,请老师提问孩子时给予较多的提示,使孩子体验到回答正确的喜悦,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老师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过程中难免会因为时间紧张、工作量大、事务繁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能像家长呵护孩子一样对待一个班的每一个同学。因此家长不妨根据孩子的需要,征得老师同意后,借教师的口吻以书信的形式将孩子的优点描述清楚,请教师签名,以鼓励孩子,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有的家长借助电子邮件,以老师的语气方式写一封给孩子的信,表达老师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描述孩子的优点和期盼,经老师认可后再转发给家长,家长和孩子共读这封“老师的信件”,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和爱,将对老师的“不喜欢”转化为欣赏和感恩。

总之,孩子不喜欢老师,可能直接影响到学业成绩,进而可能失去升学的机会。当家长得知这一事实后,不要贸然冲动地指责孩子和简单说教,需以多种方式对孩子进行引导,借助多方面力量,激发孩子对老师的感恩之心,并由此产生学习的激情、发掘学习的潜力。

十六女孩旷课要自杀,父母六神无主来求助

张攀

一位中年父亲在给中心打完电话后,从关外赶到中心,他忧心忡忡地告诉中心工作人员:她上中学的女儿不去上学了,在家里嚷着要自杀,家里人拿她没有办法。

这位父亲央求派人去他家里劝说他女儿,他们夫妻与女儿之间已经没法交流。“我已经走投无路了”,他对中心工作人员说。徐主任指示派咨询师到他家去。

“嘭”的一声,我进到求助者家时另一扇门重重的关上了,迎接我的是一位中午妇女无耐表情中强展的微笑。她就是女主人公的母亲。我们坐下不久,里面的房间里就传来了女儿对父亲严厉的质问声:“让你给我拿的书呢?你有没有拿回来?”父亲有点惊慌,像做错了事的孩子一样,不敢有半点迟疑冲下楼去拿书,看到这位父亲的表现,让我吃惊不小。

女儿一听咨询师来了就很大脾气,又哭、又叫。她上高一,今年17岁,在家稍有不顺意就扔东西。这次是因为学校的班主任换了新的,女儿不喜欢她,她妈妈跟班主任打了电话,问了一些情况,不想班主任对女儿说了她妈妈打电话的事。女儿知道了就不干了,认为妈妈丢了她的脸,自己一个人从学校跑出来逃课了。回家后就开始砸东西。父亲向老师给她请病假说她病了,她说父亲是骗子,说请事假,她也不愿意,怎么都不行。她性格霸道,从小朋友就少,上高中更没有什么朋友。她平时有洁癖,可昨天女儿却把掉地上的菜捡起来吃,一会哭一会笑,闹着要自杀。父亲六神无主,找来自己的弟弟、妹妹轮流看着女儿。

他说女儿的性格跟他很相似,爱面子、追求完美、在家很暴燥,在外面控制力很好,不会乱发脾气。他讲了两件事,女儿初三时说班里同学有手机,她想要,父亲起初不同意买,女儿大闹,父亲同意买一千元以下的手机,女儿又哭又闹,父亲只好买了一千六百元的手机给她。第二天,女儿的手机丢了,父亲安慰女儿,女儿反过来质问他为什么不告诉自己会发生这种事,父母没有尽到责任,父亲只好把自己的手机给了女儿,这事才算平息。

另一件事是女儿上高一后住校,在宝安,父亲就周日送、周五接。有一天他送女儿快到学校时,女儿让他停车要求提前下车,父亲不解,女儿说你的车那么差,让同学看到了丢面子。父亲自责地说自己没本事,女儿才会这样对他。

知道我是咨询师,她却并不肯与我沟通,只是坐在远处的电脑旁上网,不时观察我,却不许我和她父亲看她。不久,她将一张写好的字条丢给了我,是英文写的,意思是好好学习,我有些不解时她又写了一张字条也是英文的丢给我,意思是她不想交流。我也用写字条的方式跟她沟通,她没有再拒绝我。她写到她瞧不起父母,他们给不了她想要的生活,这个家欠她的太多,她没有考上好的高中是因为家没钱,父母光给她丢面子,她活的不快乐,压力大,自己快要受不了了,这一切都是父母的过,她是受害者。说我是她父母的帮凶,别的医生都不来,就我来了,一定是我和她父母窜通好了来对付她的,她不想跟我说话。我回到:“你是一个很聪明漂亮的女孩,我进门后做了什么伤害和指责你的事?”她沉默了,不再写纸条,但也不让我过去。

本着谁求援帮助谁的原则,我把帮助对象做了调整,转向了她的父母:女儿17岁了,是青春后期,要找到一个镜像自我,从别人的眼睛里看自己,但如果大家都不理睬她,不喜欢她,她不知道别人是喜欢她,还是讨厌她,她内心就乱了,就很紧张,一紧张她就想逃离,就不想上学了,而这时父母出于爱,将她保护起来,将这件事合理化了。吃饭的时候女儿把掉地上的菜捡起来吃,还把菜放在头上,一会哭一会笑,这是她以前没有过的行为,要引起注意,如果情况恶化,要去医院。

在女儿不在时我向这位父亲提出了一个问题,当女儿问他有没有拿书时,他为什么有这样惊慌的反应?

“我很怕她发脾气。”

“你想给女儿一生都不被别人拒绝的环境,你能保证她离开你们后都会如你们一样不拒绝她,听她掌控吗?”

“你们给她创造了一个无菌的环境,她离开你们以后怎么办?”

夫妻俩沉默了。

“女儿新买的手机第二天就丢了,你是如何看待这事?”我问他。

“起初我觉得孩子有责任,后来她说我们没有告诉她后,我也觉得她说的有些道理,我们考虑的太少了。”这位父亲又开始责怪自己。

“孩子对你的车接送她让她丢面子,你是如何看的?”我再问他们。

“都是我不好,我没有挣多一点钱给她们创造好的物质环境,我会加倍的去努力挣钱。”他十分自责地说。

“你能保证你是女儿班家长中挣钱最多的人吗?女儿拿你跟更有钱的人比,你怎么办?”

夫妻俩又沉默了。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的优点,虽然你挣钱不是很多,但你靠自己的能力把这个家撑起,你很有责任心,虽然不景气,但你从不放弃,坚守着这份生意。”我启发他。

“你的女儿从你的言行中看到的是一位物质不是很丰富但对生活充满自信的父亲,还是一位对自己和现状都不满意的父亲?”

“是后者。”他们承认说。

我们就这样交谈了几个小时,我知道这个问题很难一下解决,需要花时间。我给了他们一些建议。

 护理感言:

一、     我们对人生的态度会潜意默化的影响到子女,送孩子家财万贯,不如在她面前树立起积极正确地对待生活的态度。

二、     不负责任有两种方式:自己的责任别人承担,别人的责任自己承担。在这个家庭里,看到的是父亲揽下了女儿应当承担的所有责任,当他女儿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习惯于责怪自己“没有照顾好女儿,不够细心,没想周到,没有赚更多的钱。”女儿也因此习惯了把自己的责任推给父母和家庭。“都是他们不好,都是家庭不好,让我如此倒霉”,女儿对自己的问题这样归因。

三、     过度的顺从和溺爱,扼杀了孩子成长的动力,也扼杀了孩子的独立性、承担错误和挫折的能力。

四、 孩子是父母行为背后的一个因果呈现,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更多是需要反思父母自己的问题,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跟孩子一起成长。

宽严失度无方法, 儿子厌学要自杀

符秀凤

“儿子说要自杀,我不知道怎么办?”我接到一位家长的来电,不时传来哽咽的声音:“我孩子在家里越来越不听话,学校老师也反映孩子不听管教….”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约她来面询。

     年轻的母亲阿华忍不住流下眼泪,她很伤心地说:自己忙生意越来越感到教育孩子非常吃力,和丈夫早出晚归,读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在家里不听任何人的话,保姆已经换了两个,但是孩子还是没有改变。自己晚上8点多回来,督促儿子写作业,经常叫不动,有时急了就是一阵训骂,这样,每天作业几乎都在吵架中完成。暑假时孩子又迷上了电脑,经常嚷着要上网,不给就闹得家里不安宁。老师反映儿子在学校爱打架闹事,课堂上无精打采,经常走神,成绩下降。前几天,儿子又提出要上网玩游戏,看着他的作业一个字没动,阿华气不打一处来,抓起衣架就想教训他一顿,儿子竟然喊:“不上学了,我自杀!”阿华惊呆了,几天来提心吊胆,忧郁、失眠、茶饭不思,生意也没心思打理,她说简直要崩溃了。

    我仔细询问阿华平时是用什么方式教育孩子的,她说自己和丈夫忙生意,与孩子相处时间不多,儿子很不自觉,越来越不听话,阿华伤心、自责,很焦虑、迷茫。

我告诉阿华,她表面上非常注重孩子的成长,但是,没有抓住重点,一个6、7岁的孩子,需要家长的呵护、关注与引导,亲子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孩子无法体会到家长的关爱,得不到来自家庭的快乐。阿华与孩子的关系就是学习关系,母子每天都为作业纠缠,因为没听好课,作业不会做,学习便成了一种压力,更加不用说有什么乐趣,这样导致他讨厌学习,不愿上学。独生子女比较孤独,他在网上能找到自己的偶像,在游戏中可以得到他人的肯定、赞赏,很有成就感,所以容易着迷。我还告诉她:经常对孩子无原则让步,让孩子习惯了操控家长。阿华听着我的分析,顿时醒悟:自己确实很少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简单、粗暴,缺乏科学的管教,加大了亲子之间的隔阂。

我帮助她制订了一份规范行为的项目计划,告诉她对孩子正常行为及时表扬、肯定,逐项登记,定期总结,并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鼓励,行为疗法对孩子进行行为矫正很有效,但是家长一定要坚持,梢为放松都会前功尽弃。

经过几个月的跟踪调查,孩子已经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最让人欣慰的是,他一改过去无精打采的样子,展现了一个小学生天真活泼的形象!

 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要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保姆、或者上一辈老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旦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寻找原因,孩子越小,好的行为习惯越容易培养。不少家长等上了中学才发现孩子有种种恶习,那是多年来累积的结果,这时想矫正已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提醒家长们,千万别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当好家庭的第一任老师!

“爱“与”性“的临界线

 2012年6月12日  咨询师—张攀

  案例说明:

  打进电话的是一位在校的大一学生,说自己的男友要跟她分手,他们已经谈了三年的恋爱,从高二起他们就恋爱了,并且一起考入了同一所大学,两个人的感情一直很好,男友每天都会等她下课,然后一起做作业、吃饭。到了大学自己发现周围的很多女生都有跟男友同居的现象,她很不能接受,男友表现出很是羡慕的样子。

  几个月前男友过生日,他们出去玩,玩到晚上时男孩提出想跟她开房,希望她能作为送他的生日礼物。女孩觉得大家还都太小,谁都负不起这个责,拒绝了他。此后,男孩对她的态度明显冷淡了,下课时很少见到男友等待她的身影了,做作业、吃饭男友也是跟他的朋友在一起,而不是找她了。起初她以为男友只是被自己拒绝后没面子,过段时间就会好起来,不想就在前不久男孩向她提出了分手,理由是他不想和一个不愿意把身体交给自己的女孩持续恋爱,他觉得女孩不是真心的喜欢他,如果喜欢他就会给他所需要的。

  咨询师分析:

  目前校园里的爱情这样的例子还真不少。从这位女孩的情况来看,她所留恋的男友并不值得她如此去爱。从这个男孩以生日礼物为条件,要求她付出肉体作为“礼物”这一点上来说,女孩就应该看清楚,男孩已经把这份感情当做“获利”的手段,想利用她对他的感情满足他的欲望。从道德理性方面来讲,男孩对女孩张口即提出“开房、”“上床”,完全是将礼仪廉耻踩在脚下,这是没有责任感、轻浮的表现。虽然说,现代年轻人的性观念比较开放了,但对于刚刚成年甚至未成年的孩子而言,不该张口闭口就涉及性。遇到把性挂在嘴边的男生,女孩最好退避三舍。这样轻浮不自重、也不懂尊重女孩的男孩,又怎么是你的理想伴侣呢?

  从感性的角度来认识。对女孩来说“性”和“爱”一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爱”是一种精神力量,它超越了“性”的纯肉体欲望。在女生看来,拥有真挚的爱情是获得圆满性爱的生活前提,没有爱情的性爱是件非常可怕和悲哀的事情。当女孩的身体被男孩作为战利品的那一刻,他对她的爱情就已经宣布结束。

  这里并不是说男人都是不负责任的。一个真正成熟的男人在“性”方面是非常谨慎的,当他真正发自内心地爱一个女人的时候,他会变得非常局促和审慎,尊重并珍惜女人的一切,轻易不敢越雷池半步。所以,尊重女孩的身体和意愿,不强迫女孩做她不愿意做的事情,这样的男孩才值得你托付终生。

  男孩和女孩之间发生性交流,应该是“情之所至”,而非交换条件。同时,女孩也不能因为男孩“分手”的要挟而把自己奉献出去,这样只会给男孩留下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轻浮印象,让自己陷入被动难堪的局面。而且很难保证,男孩尝到甜头后,不会以“分手”为借口向女孩索求更多。

  认清“爱”与“性”真相的女孩们应该知道,哪些爱情值得我们去珍惜,哪些爱情需要我们去放下。

  其实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人生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读书、学习,用知识和智慧充实和武装自己,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一段注定不会有结果的恋情上。人生的路还很长,说不定在哪个拐角,你会遇上那个懂你、爱你、怜惜你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