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情绪管理
青少年的情绪管理
在青少年心理健康与福祉保护国际研讨会上演讲
中国幸福研究院院长
徐景安
2021年11月3日
一、
中国青少年问题很严峻:
—中国未成年人聚众斗殴、寻衅滋事、强奸犯罪人数,2019年较2016年分别上升92.22%、77.88%、101.85%。
—中国15岁至35岁年龄段,自杀成为首因,在校学生的自杀率是欧美国家们10倍以上。
—中国的高中生70%以上患有焦虑症,近5000万抑郁症中大部分是青少年。
—中国90%以上的孩子对父母不满。据对美国、日本的调查,最崇拜的前三人中,其中一个一定是父亲或母亲。我国调查,最崇拜的前十二名都是歌星、球星、影星,父母排到13名以后。
—北大的心理学教授徐凯文说,北大新生的40%都不知道人为什么活着,称这些大学生得了“空心病”。
青少年问题是社会的缩影,成人是他们的榜样,偶像是他们的追求,几乎我们每一个人的行为都会影响他们的成长。
但是直接责任人,还是父母与教师。
让人们震惊的是徐凯文教授关于大学生自杀危机的调查,自杀危机的大学生父母职业中教师为榜首,其次是医务人员和公务员。
齐凯教授进行相关调查中,父亲为教师、医务人员和公务员的大学生自杀率是父亲职业为工人的3倍多。母亲为教师、医务人员和公务员的大学生自杀率是母亲职业为工人的12倍之多。
从这个现象中,我们能不能得到感悟:越有知识的父母,控制欲越强,越有理由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孩子越没有理由不听话,也就越没有自我,结果感到人生无意义而自杀。
有个问题需要讨论,孩子是不是具有独立的人格?当他没有生命能力和意志时要受到照顾,当他有生命能力和意志时要受到尊重。但孩子由于认知的局限,做出不正当的选择与行为时,父母有教育、引导的责任和义务。这就是一个难点。
按中国传统文化,“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孩子是娘身上掉下的肉”,子女的生命所有权是属于父母的,所以父母要对子女的一生负责,要安排子女人生的一切,从出生、小学、中学、大学、留学、结婚、买房、生子以至第三代一包到底,中国的父母为此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要求孩子的回报就是听话,理由是“一切都是为你好”。
我国的法律规定父母对子女有监护权:“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等等。
现实生活中,除了虐待、遗弃子女的行为外,对父母侵犯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无法界定。
青少年问题很多,从哪里入手呢?
二、
我认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向父母与教师普及对孩子情绪管理的知识和方法。
父母与教师都承担教育的责任,都与被教育者朝夕相处,都最容易察觉被教育者的情绪。子女与学生的情绪都会从表情、神态、口气、动作表现出来,焦躁、郁闷、不满、愤怒、自卑,等等,最突出的就是逆反。这时候就是需要关注了、重视了。问题出在哪里、原因是什么?然而普遍的现象是忽视,或者归因于子女。
〔案例一〕
一个母亲带着孩子来找咨询师,说:“老师,你看我孩子心理是不是出了问题?”
咨询师:“他怎么啦?”
家长:“他就是这么拧。你要他吃饭,他玩电脑;要他做作业,他看电视;要他睡觉,他就玩手机。在学校也是这样,老师上课他在下面讲话,老师提问他就装哑巴。”
咨询师把孩子拉到一边,孩子对咨询师却说:“老师,您救救我!”
咨询师让他慢慢说。
他说:“妈妈从来不表扬我。我数学考了100,她就说,你语文呢、英语呢?”
“我在做功课吧,我妈就说,你怎么搞的,臭袜子倒处扔,你不能放洗衣机里,说你多少遍了”。
“我看电视,爱看足球妈非不让我看,说这容易上瘾,影响学习!”
“我妈就是学习、学习,功课、功课,考试、考试!”
“我知道妈妈是关心我,但像探照灯一样照着你,感觉会怎么样?”所以,干脆不听了,都反着来,这样妈、爸都关心我了。
当咨询师告诉家长孩子的感受,尤其是“妈妈是探照灯!”妈妈流泪了,感到了自己教育方式的问题。
“妈妈象探照灯”形象比喻了今天很多父母的教育方式,监督孩子的所有行为,只看孩子短处,事事要孩子依着,不给孩子一点空间,这都是为了孩子的成绩,恰恰忽視了孩子的情绪。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一定会表现不满,但都不关注,最后采取事事对着干的反叛,才引起重视,还以为孩子心理有问题,其实是被母亲的教育方式逼出来的情绪对立。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家长要学会与孩子沟通,而沟通的前提是关注孩子的情绪,如果不顾孩子的感受,造成情绪对立,说什么都没用,教育无从谈起。
〔案例二〕
孩子被老师罚抄单词,孩子回来生气地说:“英语测验,我错了5个单词,老师罚我每个词抄写10遍,太可气了,我不喜欢这样的老师。”
大多数家长会批评孩子:“你的学习态度有问题。明明是你做错了,老师应该罚你,你还说老师可气!”这时孩子会感到委曲,以后碰到这样的事再不会与你说了。这种事多次发生后,孩子与家长沟通的大门彻底关上了。
从认知上说,我们要帮助孩子从内心接受老师的处罚。但此时的孩子情绪很抵触,你讲得再对,他都听不进去。孩子是这样,我们大人也一样啊!在闹情绪、闹别扭的时候,道理很难听得进去。孩子已经很生气,你站在老师的立场上来批评孩子,必然引起孩子对老师和家长更强烈的反感。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化解孩子对立的情绪,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从孩子的感受出发,加以引导。家长应该同情地说:“是啊,每天都有作业,如果是我,也会烦心的。”这是家长表示理解孩子的感受。
孩子:“您上学时也是这样?”家长:“我当时也认为老师在罚我,但我想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如果我做得好,老师就没机会‘罚’我啦。于是,我很努力,才有机会顺利地考入大学。而和老师闹别扭的同学,成绩越来越糟。我的体会是:重复可以令记忆更深刻,这也符合记忆的规律。”这就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孩子端正了学习态度,并且化解了与老师的矛盾。
这个案例说明:我们在教育孩子,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从孩子的感受出发,关注、关心、关爱孩子的情绪,大多数家长不讲究方法,不顾孩子当下的情绪讲一片自认为正确的道理,尤其孩子犯错时一上来批评、指责,甚至打骂,这种教育方式都是无效的,造成与孩子的隔阂和对立,从此对话的系统关闭了,之后一切事都可能发生。
情绪管理中最严重的问题,不仅仅表现在对孩子情绪的忽视,而是当发现孩子情绪对立时,实行更严厉的“镇压”,故意用孩子最不愿意接受的方式处罚,甚至打骂,造成孩子对生活丧失兴趣以至绝望,于是出走、抑郁、自杀。
三、
目前按照《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高等院校按照师生比不少于1:4000配备心理专业教师,中小学校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这就是说不管有多少学生,除了专业的心理教师以外,其他的教师都只承担教学任务。这样的制度安排显然解决不了供给的短缺与厐大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中国根本没有这么多心理咨询师。
我创造的情感护理的理念与方法就能解决。要求每一个任课老师都有责任关注学生的情绪。比如一个讲数学的老师,发现一个同学情绪有异常,与平时不同,下课时就应该主动关心一下,询问发生了什么?发现情况严重的,可告心理咨询师干预。
班主任与辅导员应该成为专业的情感护理师,从学生的情绪入手,发现问题,不仅是防患心理疾病,更是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和新形式。
现在的学生不喜欢听人生道理,我怎么活不用来教我,这样的学生一定会发生人际关系的冲突,对社会现实存在的问题,缺乏应对的能力,首先表现为情绪低落,心里难受甚至痛苦,学生还不承认自己有什么心理问题,不会主动找心理咨询。
班主任与辅导员发现了,这正是关心的时候,并从他产生困惑的细节入手,找到问题的原因,属于学生价值偏差、心胸狭窄、处事不当的,引导他认识自己、改善自己、提升自己。属于社会现实带来的困惑,引导他正确应对。
这其实做人教育的好时机,德育教育的新形式。当发生学生确实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倾问的,由专职的心理师处理。
四、
核心的问题,教育目的是什么?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幸福人生做准备、打基础。那么教育的重点是让孩子学会怎么做人,将来可以融入社会;掌握求知的方法,将来有本事服务社会。
但是父母关心的是成绩,教师的方法是考试,忽视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带来普遍的厌学情绪。于是父母批评,老师责难。孩子情绪更加低落或者对立。所有问题就此产生。
教育是为了孩子的幸福,明白这个道理,就是要关注、重视孩子的情绪。家长要在孩子做人和学习中发现进步时,应该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
(案例三)
星期天,一对夫妇带来3岁多的小女孩来我家玩,我拿出了巧克力糖。她拿起一块,就要吃。当时,我们正在谈小孩教育问题,她母亲谈不好教育的许多理由。
我对小孩说,“小朋友,你拿了糖,应该先给爸爸妈妈吃,然后再自己吃。这样就是好孩子。”
小女孩,拿了两块,给了爸妈,又拿了两块,跑来给我们“伯伯、阿姨吃!”我们高兴的大笑,这孩子真受教,马上懂得要先要给大人吃。我们立即表扬,孩子聪明、可爱。孩子当然很高兴。所以,关键在于父母有没有教育孩子的意识。确实“子不教,父之过”,小孩的错,就在大人不教。
这个案例说明:孩子怎么做人,是父母教出来的,关键是让孩子有颗爱人之心,让孩子能想到别人,从学会付出、愿意付出到喜欢付出、习惯付出。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学习无疑是苦差事,一个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有能力让苦燥的讲课,让学生感到兴趣,把课堂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飞机为什么乘这么多人会飞?我问过很多成人,都不知道。但我记忆犹新。我的老师在讲气体动力学时,就是从这里讲起的。
家长和教师都要鼓励和启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到愉悦,在艰苦的付出中获得快乐。
有一个良好的情绪对待学习,是父母与老师的首要任务。